仿佛珠江門戶的兩只護院石獅,又如伶仃洋上兩艘相向而行的巨輪,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東西兩座人工島氣勢非凡。
近日,歷經(jīng)兩年多的設計工作,東西人工島島上建筑設計方案通過了大型設計專家審查。這意味著,島上建筑將可進入施工階段。
南方日報記者獨家專訪了該方案設計單位中交四航院,揭開人工島島上建筑的“神秘面紗”。
功能定位:
東島集交通觀光于一體,西島主要養(yǎng)護辦公
根據(jù)方案,兩座人工島島上建筑總體形態(tài)趨同,均包含主體建筑、廣場、環(huán)島公路等,但兩座島功能定位不同:東島擬建設集交通、管理、服務、救援和觀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營中心,且開放游客觀景攬勝功能;西島的功能以橋梁的養(yǎng)護服務及辦公為主。
東人工島向東,毗鄰香港大嶼山及香港國際機場,在大嶼山蔥蔥山景的襯托下,可近距離觀賞或沖天或滑翔的航班景象;向南,是浩瀚無邊的大海,該區(qū)域是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qū),能偶見白海豚的嬉戲、浮沉景象;向西,距離6公里左右為其“孿生兄弟”——西人工島,相視守護。而在兩島之間,來往穿梭的航海巨輪、云蒸霞蔚的海浪拍岸景象,配以北邊的珠海高樓林立的城市風景,將組成一幅浩瀚的海上圖景。
設計理念:
“海上大郵輪”+地域文化
本次設計方案立意鮮明,兩島建筑以船型姿態(tài)遙相對開,以彰顯時代感、氣魄感的海上大郵輪形象為總體形態(tài)控制,再于細部注入傳承港、珠、澳地域交融性文化特色的符號與片段,使建筑成為既立足于當代,又延續(xù)歷史文脈的綜合載體。
港珠澳大橋是三地走向融合的新載體,設計團隊對三地文化進行了仔細分析、比對后,發(fā)現(xiàn)了“柱廊、騎樓”這一反映歷史資產(chǎn)的絕佳設計素材。港珠澳三地同處南海之濱,近代史上較早接觸西方文化,在過去兩個世紀的歷史洗禮中,大量歐式建筑在三地涌現(xiàn),其中最突出的是與商貿(mào)緊密結合的商鋪建筑:“柱廊”街,它是南洋文化的重要的歷史體現(xiàn)。
“‘柱廊’符號標明了港珠澳大橋在當?shù)氐纳矸菡J同,抵觸著廣譜城市的疏離感。”該設計方案主要負責人、中交四航院副總建筑師馮穎慧說,把“柱廊”的符號運用于船型建筑外走道的內側,隱約地體現(xiàn)了三地建筑文化的沉淀,卻又不失明快利落的表達現(xiàn)代建筑形象,形成通透連貫的對外觀景面,擁有全面且無遮擋的觀景視域。
創(chuàng)新突破:
國內最大的清水混凝土建筑
島上建筑中最值得人稱道的創(chuàng)新,在于清水混凝土的運用。清水混凝土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其表面平整光滑、色澤均勻、棱角分明、無碰損和污染,施工時一次澆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裝飾,顯得天然、莊重。
馮穎慧介紹,東西人工島的島上建筑將引入德國PERI公司最新的清水混凝土工藝,建成國內最大的清水混凝土建筑。
之所以選擇清水混凝土,原因眾多。從自然條件上看,人工島處于大海中央,高風壓、高鹽霧、高濕度,任何外裝飾都容易脫落;從成本控制上看,清水混凝土省去了外部裝飾,可節(jié)約資金;從建筑風格上看,結合“騎樓、柱廊”文化特色,島上建筑并不追求外表的奢華,而是強調低調、內斂、含蓄,清水混凝土“素面朝天”,有樸實無華、自然沉穩(wěn)的外觀韻味,與生俱來的厚重與清雅是一些現(xiàn)代建筑材料無法效仿和媲美的。
東西人工島“守望”伶仃洋
大橋主體工程隧道的東、西兩端各設置一個海中人工島,選定在珠江口的伶仃洋之上,以銜接橋梁和海底隧道。東人工島東邊緣距粵港分界線約150米,西人工島東邊緣距伶仃西航道約1800米,兩人工島最近邊緣間距約5250米。
兩座人工島設計形狀均為蠔貝型,從人工島擋浪墻外邊線計算,東島島長約625米,橫向最寬處約215米,施工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西島島長為625米,最寬處190米,面積9.8萬平方米。
兩島的島上建筑形態(tài)也基本相同,東島主體建筑高4層,西島主體建筑高3層,兩島主體建筑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