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拉薩市川藏青藏公路紀念碑前,人們紛紛向在“兩路”建設中犧牲的英烈們獻花。今年,川藏公路、青藏公路通車迎來第60個年頭。
1954年12月25日,全長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兩條公路同時通到拉薩。
這兩條蜿蜒在天險中的“天路”上,一座座跨越深山峽谷、飛架急流的橋梁,更是天險中的“天險”,像一道道美麗的彩虹,又如雪域高原的格?;ǎc雪山、草地交相輝映。
神奇的天路
“到拉薩就是我的夢想!”獨腿獨行在318國道川藏線上的27歲小伙子吳邪說。夏日,進藏的第3天,我們翻過業(yè)拉山后邂逅了這位遼寧青年,他從雅安出發(fā),一個人靠一條腿,推著自行車已經(jīng)走了3個多月。
我們驅(qū)車行走在川藏公路上,與徒步、騎自行車、騎摩托車、磕長頭的行者相行相伴。沿途卓瑪、康巴漢子那純真的笑容,讓人難以忘懷。一路顛簸,一路荊棘,在途中感受了風霜雨雪、冷熱交替、一天四季的氣候變化,領略了平原、高山、峽谷、河流、草原等迥然不同的景象。
森林、冰川、雪山、湖泊等頗具特色的風光,在進藏者看來,美景與艱險并存,讓“心靈上天堂,身體下地獄”。而 這一切,在公路建設者面前,卻更多地演化成了地質(zhì)災害,公路病害,成為塌方、泥石流的多發(fā)地區(qū),甚至是建設者們失去生命的推手。
1950年至1954年間,在中國西南部的深山峽谷間,形成了一個個散發(fā)著革命英雄主義的流動工地,數(shù)萬人在此筑路。
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面進軍、一面修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歷時五個春秋,修建了當時世界上最艱苦、最復雜、最具挑戰(zhàn)性的川藏和青藏公路,結束了進出藏物資基本靠人背畜馱的歷史,開創(chuàng)了西藏現(xiàn)代交通事業(yè)的新紀元,是我國和平建設時期的輝煌成就、交通建設史上的偉大壯舉。
在歷時5年的修筑川青藏公路過程中,11萬藏漢軍民克服高寒缺氧、泥石流、塌方等重重困難,挖填土石3000 多萬立方,造橋400余座。其間,3000 多名英烈捐軀高原,1萬多名建設者立功受獎。
60年來,祖國內(nèi)地通過川藏青藏公路運入西藏的物資達95%,援藏工程項目及抗震救災、青藏鐵路建設等重點工程大型設備都是通過公路運進西藏。
川藏線上的“咽喉”
川藏公路是318國道(上海—西藏樟木)成都至拉薩的一段公路,原名康藏公路,從原西康省省會雅安到西藏拉薩,全長2255公里。后因西康省大部分地區(qū)劃歸四川省,這條路才改稱川藏公路,其起點也從雅安東移至成都,全長2416公里。
從成都開始,經(jīng)雅安、康定,在新都橋分為南北兩線:北線經(jīng)甘孜、德格,進入西藏昌都、邦達;南線經(jīng)雅安、理 塘、巴塘,進入西藏芒康,后在邦達與北線會合,再經(jīng)八宿、波密、林芝到拉薩。北線全長2412公里,南線總長為2149公里。南線因路途短且海拔低,所以由川藏公路進藏多行南線(南線示意圖見下)。
1950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接受了進軍西藏的任務。為了保證進藏部隊的物資供應,西南軍區(qū)抽調(diào)了大批工兵、汽車,組織了大量民工,開始修筑川藏公路。該路要經(jīng)過二郎山、雀兒山等12座大山,還要渡過大渡河、金沙江等12條大河,沿途海拔奇高,空氣稀薄,風雪嚴寒,懸崖深谷,激流飛瀑,人煙罕見,氣候、地理、人文等條件十分惡劣。
經(jīng)過幾萬藏漢軍民5年艱苦卓絕地奮戰(zhàn),川藏公路終于建成。其通車后,為西藏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鞏固祖國西南邊防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藏東地區(qū)社會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進一步提高川藏公路通行能力,改善藏東地區(qū)交通條件,從“七五”開始,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對其進行保通、整治、改建,讓這條天路更加通暢便利。
行走在川藏線上,驚嘆筑路者的艱辛。汽車駛過波濤翻涌的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沿河而上、經(jīng)瓦斯溝,很快就到達古城康定。沿著川藏南線,繼續(xù)前行,過巴塘后,會穿越金沙江竹巴籠大橋。翻越海拔4380米的拉烏山口后,在如美鎮(zhèn),壯美的瀾滄江上,一座仿古的石拱橋出現(xiàn)在你的面前,這便是瀾滄江大橋。
翻越川藏線上最高山口——海拔5110米的東達山口,到達邦達后,沿著懸崖峭壁前行,不久便開始下坡直達怒江,進入有川藏線“瓶頸”之稱的怒江溝地段,穿行在“怒江72拐”(也稱“川藏99道彎”)上,緊懸的心伴隨著急轉(zhuǎn)的彎道幾乎要跳到嗓子眼。由解放軍官兵守衛(wèi)的怒江大橋跨越奔騰深壑的大江,展現(xiàn)在眼前。
一 路向西,到達波密縣,就要通過通麥和排龍兩大天險。這里是川藏公路最著名的事故多發(fā)路段。通麥大橋是川藏公路的咽喉工程。大橋設計為雙塔雙跨懸索橋,跨越帕隆藏布的支流易貢藏布,全長258米,主跨為210米,高31.5米。
通 麥大橋?qū)嵭袉芜厗诬囃ㄐ?。去?月2日深夜,通麥大橋發(fā)生垮塌。2名波密縣當?shù)卮迕窈?名游客在大橋垮塌后失蹤。后來經(jīng)過40天的緊張搶修,川藏公路才恢復通行。
在其上游,正在修建一座新的通麥特大橋,是川藏線整治項目中的控制性工程,今年年底全橋?qū)⒇炌?。通麥特大橋,橋型為單塔單跨鋼桁架懸索橋,橋長256米,門式索塔,主塔高59.5米,其結構形式在全國罕見。
在通麥大橋的下游,有一座吊索橋,現(xiàn)在已少有人馬從吊索橋通過。
通過通麥大橋,穿行在彎多、坡陡、狹窄的天險中,旁邊就是帕隆大峽谷,最窄的位置根本無法錯車,稍有不慎,就可能葬入湍急奔騰的帕隆藏布江。天險的另一端,正在建設的川藏公路迫龍溝特大橋的兩座主塔已高聳入云。
中鐵大橋局的建設者們克服滑坡、泥石流、塌方等頻發(fā)災害,材料運輸困難,高原發(fā)應等困難,正在加緊建設這座西藏境內(nèi)在建的最大跨度的斜拉橋。
到西藏,去朝覲世界屋脊,去膜拜雪域高原,成為很多人心中亙古不變的夢想??缭教祀U,沿川藏公路進入林芝地區(qū)后,就來到了有西藏江南之稱的藏東地區(qū)。這里不但路況好,風景也很美,自此,全程400多公理的柏油公路,您可一路高歌來到拉薩。
馴服凍土,暢通青藏
青藏公路起于青海省西寧,止于拉薩,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柏油公路,也是目前通往西藏里程較短、路況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
沿途景觀大氣磅礴、豐富之極,不僅可看到草原、鹽湖,還可看到戈壁、高山、荒漠等景觀。青藏公路,一年四季通車,是5條進藏線路中最繁忙的公路,被譽為“世界屋脊蘇伊士運河”。
青藏公路全長1937公里,翻越海拔4837米的昆侖山、5800米的唐古拉山和可可西里及美麗的藏北草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共修建涵洞474座,橋梁60多座。在這至美的風景中,其間多年凍土地帶密集,嚴重高寒缺氧,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其特殊性和復雜性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筑路建橋必需要解決這一世界難題。
青藏公路原建設標準較低,并且穿行在青藏高原上,沿線氣候條件惡劣,地質(zhì)條件特殊。因而,這條公路通車后病害嚴重,曾不斷進行整治和改建。
青藏公路改建工程于1975年開工,是世界上尚無先例的高寒凍土區(qū)鋪設黑色路面工程,是中國公路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工程。西寧至格爾木段于1978年完成改建工程。1985年8月青藏公路全線黑色路面鋪筑工程基本竣工,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行車密度明顯提高,最高車流量每晝夜達3000多輛,行車時速由每小時20公里提高到60公里,
在這條“生命線”上,一座座美麗的橋梁將其緊緊聯(lián)系。最有名的當屬清水河大橋和沱沱河大橋。科研工作者經(jīng)過多年科技攻關和探索,在建設實踐中,攻克了一系列難題,創(chuàng)造了青藏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
自格爾木向西南一路爬升,翻過昆侖山口,荒原山脈終年披雪,氣候嚴寒缺氧。經(jīng)過不凍泉,就將穿越清水河大橋。
繼續(xù)前行,穿過五道梁、二道溝至沱沱河沿鎮(zhèn)。沱沱河沿位于沱沱河畔,長江的正源——沱沱河出唐古拉山區(qū)后繼續(xù) 北流,在流到青藏公路的沱沱河沿時,它已是深3米,寬20-60米的大河了。著名的長江源頭第一橋就飛架在沱沱河沿的河灘上。
沱沱河公路大橋于1958年建設,1987年在上游原橋旁邊建新橋,橋長324米,寬11米,16孔20米鋼筋混凝土簡支T型梁橋,由于高原凍漲導致橋墩破壞,目前該橋也已基本廢棄。正在使用中的是2002年建成通車的新橋,雖也是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橋,但新橋采取了許多抗高原凍漲的措施。它的建設者們解決了在凍土區(qū)建造橋梁的世界性技術難題。它是青藏全線的一個縮影,凝結著建橋人連通青海和西藏的雄心、智慧和努力。
經(jīng)過沱沱河大橋后,經(jīng)雁石坪、溫泉兵站,便到了青藏公路的最高點——海拔5800米的唐古拉山口。唐古拉山口是眺望唐古拉山的最佳地點。翻過唐古拉山口,即進入西藏境內(nèi)的羌塘高原,公路兩旁雪山連綿,藍天草原相映,成群的牛羊象珍珠般灑落綠野,景致旖旎。
由唐古拉山口前行約90公里,抵達入藏后的第一個城鎮(zhèn)——安多。經(jīng)安多、那曲,便到當雄縣。當雄縣屬拉薩市管轄,因其北有納木錯、南有羊八井地熱溫泉區(qū)而聞名。過了羊八井溫泉區(qū)后,再行進70多公里后,便抵青藏公路的終點——拉薩。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通車,與青藏公路相行相伴。坐在行駛在青藏公路的汽車中,常??吹缴砼圆贿h處的火車呼嘯而過。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青稞酒酥油茶會更加香甜,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正是川藏青藏公路這兩條“天路”,跨越千山萬水的阻隔,如一座橋梁,讓世界屋脊與外界相聯(lián)。而那一座座飛架大河的橋梁,正如 “天路”上潔白的哈達,為人們帶來幸福安康。
(作者 成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