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厲害了,中國橋!”——中國開啟超級橋梁建設時代
2017-06-05 
   這個五年,注定將烙入歷史記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戰(zhàn)略謀劃,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擁抱新的朝陽。廣袤大地,長虹飛架,高鐵馳騁;浩瀚藍天,大飛機展翼翱翔,鷹擊長空;馬里亞納海溝,中國蛟龍向世界最深處下潛;喀斯特天坑,“天眼”正在放眼宇宙深空……

   這是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橋、中國路、中國港、中國車、中國樓,不斷攀越世界高度,成為精彩中國的新名片;這是不懈創(chuàng)新的五年,中國人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夢想之花,鑄就新的世界奇跡。

   今日起,光明日報開設《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新名片》專欄,與您一同走近五年來標志性的重大工程,揭示中國自信背后的深層力量。
   “厲害了,中國橋!”——中國開啟超級橋梁建設時代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俯瞰。林彥臣攝/光明圖片

   6月2日,陽光灑向伶仃洋面,浪花奔涌,巨輪穿梭。

   眼前的港珠澳大橋如蛟龍出海,大橋主線澆筑式瀝青鋪裝已全線完成,6.7公里的島隧工程正在收尾。這一全長50多公里、耗資千億元的跨海大橋即將在今年通車,跨過珠海,連接澳門半島,通向香港大嶼山,從珠海到香港只需要30分鐘車程。

   “厲害了,中國橋!”64歲的日本專家花田幸生這樣評價。

   從2011年始建到現(xiàn)在,花田幸生作為大橋?qū)<覉F成員,參與并觀察著這里的變化。

   “這是No.1,世界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花田幸生對中國橋隧建設水平的提高由衷感佩。

   作為世界頂級隧道施工專家,花田幸生有30多年隧道工程經(jīng)驗,參與過厄勒海峽、博斯普魯斯以及釜山海底隧道的建造。“港珠澳沉管隧道施工水深將近50米,是非常困難的,但中國成功了。”花田幸生說。

   “看著眼前這面中國國旗,我們感慨萬千”

   ●采訪地點:港珠澳大橋振交四號工程船

   林鳴,中國交建總工程師、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經(jīng)理、總工程師。

   6月6日,他將作為中國橋梁工程師的代表在北京舉行的世界交通大會上發(fā)言。

   巨浪打在窗上,工程船劇烈晃動,但林鳴一直安靜地看著手中的文稿。

   他一遍遍斟酌。“我最終想表達的,是‘開放’,中國會越來越開放。”林鳴告訴記者。

   從2005年主持建造潤揚大橋到后來的南京三橋,再到主持建造今天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青絲已換白發(fā),但追求世界頂級的夢想未變。

   林鳴笑著說,其實自己就是個“工頭”。

   作為超級工程的“工頭”,林鳴要號令千軍萬馬,身上有股天生的倔強。

   至今,那個天價咨詢費帶給他的震動仍記憶猶新——

   巨大沉管的深水安裝是一道難題,荷蘭一家世界著名隧道沉管公司同意派出26個專家提供技術(shù)咨詢,咨詢費開價1.5億歐元,當時相當于15億元人民幣。

   “第二天清早要咬牙簽約,頭一天晚上,我整宿睡不著,這么昂貴的費用,我們心有不甘!”林鳴回憶說。半夜三點,他有了新想法,決定考慮別的方案。

   當時,這家荷蘭公司表示,衷心地祝福中國人能夠自己研發(fā)這套系統(tǒng)。但是,“如果一旦不成功,再找我們時就不是這個價錢了。”

   但這樣的“敬告”并沒有改變林鳴的主意。“后來通過不斷論證研究,與振華港機合作和集成創(chuàng)新,終于以較低的成本擁有了自主技術(shù)。”林鳴說。

   沉管隧道工程最終獲得了500多項專利,創(chuàng)造了“最長、最大跨度、最大埋深、最大體量”4個世界紀錄。直到今天,林鳴依然難忘那個場景——

   他和幾位同事為了沉管最終接頭設計到荷蘭做試驗,荷蘭一家頂級的工程咨詢公司邀請他們?nèi)ソ涣?。為了歡迎中國工程師,他們專門升起了中國國旗,這是自1881年公司成立以來第二次為來賓升起國旗。“看著眼前這面中國國旗,我們感慨萬千!他們敬仰的不僅僅是中國的實力與中國的超級工程,還包括中國工程師的不懈努力和在關(guān)鍵技術(shù)上的跨越,我們贏得了世界同行的尊重!”林鳴語氣堅定地說。

   “別小看中國的‘80后’,他們創(chuàng)造力十足”

   ●采訪地點: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的主營地

   珠海市香洲區(qū)唐家灣鎮(zhèn),海邊的三葉梅明艷動人。

   這里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的主營地。

   在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的管理團隊中,80%以上是“80后”。

   “別小看中國的‘80后’,他們創(chuàng)造力十足!”林鳴評價說。

   2000多個日日夜夜,荒島上的挑燈夜戰(zhàn),臺風里的頑強堅守,數(shù)以萬計的工程實驗,失敗后倔強地爬起,他們的付出,只有他們自己懂——

   張怡戈,來自云南大理,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一工區(qū)副經(jīng)理。從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成島至今,已經(jīng)在島上工作生活了6個年頭,平時住在島上的集裝箱里。6年時間他只回過一次云南老家。皮膚黝黑的他總是掛著燦爛的笑容。他說:“小孩今年上一年級了,我很想他,但在外面干工程就要放棄一些東西。”

   劉經(jīng)國,來自陜西省銅川,31歲的他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三工區(qū)一分區(qū)副經(jīng)理。在他看來,整個隧道工程可謂零瑕疵、零容忍、零遺憾,較真、執(zhí)著,這是中國的工匠精神。

   楊永宏,來自內(nèi)蒙古包頭,“80后”的他已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副總工程師。他說:“記得來工地那天,是2010年的圣誕節(jié),轉(zhuǎn)眼大橋就要通車了,我們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一樣,熟知她的每一個細節(jié)。”

   在茫茫伶仃洋上,有太多難以忘卻的瞬間——

   當33節(jié)巨型沉管最后吊裝完工,33面中國國旗插上工程平臺的那一刻,楊永宏熱淚盈眶,他們歡呼雀躍。

   “你們的自信來自哪里?”

   “來源于我們腳下的這個巔峰!我們成功了!”

   面對記者的提問,楊永宏指著身后世界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露出陽光般的笑容。

   “自信,源自我們的制度優(yōu)勢”

   ●采訪地點: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施工現(xiàn)場

   “隧道是雙向六車道,你們看墻面、排水網(wǎng),漂亮極了!”走在沉管隧道中,林鳴向記者介紹每一個關(guān)鍵部位,如數(shù)家珍。

   海底沉管隧道共有33節(jié)沉管,相當于在海中建造33艘航母體量的工程,管節(jié)的縫隙如何做到最小?要滴水不漏堪稱世界難題。

   2015年12月,香港土木工程署前任署長劉正光前來參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參觀前一天,他給林鳴打電話,詢問參觀隧道需不需要穿雨衣雨鞋,林鳴告訴他“并不需要”。

   然而,當天劉正光沒有穿雨衣,但還是穿了一雙雨鞋。

   結(jié)果出乎他的意料,當時24節(jié)沉管的192個接頭沒有一點點滲漏的痕跡。他對林鳴說:“沉管隧道沒有不漏水的,沒有想到你們的隧道能夠滴水不漏!”

   20世紀90年代,當中國大陸開始第一條沉管隧道的建設時,美國、荷蘭、日本的海底沉管隧道已有近百條。在港珠澳大橋之前,全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不到4公里,而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達到了6.7公里。

   中國的自信靠的是什么?

   “毫無疑問,是我們的制度優(yōu)勢。”林鳴說。

   當?shù)?0個沉管安裝出現(xiàn)偏差時,工程團隊邀請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國家海洋環(huán)境預報中心等多個單位共同參與,通過航天專業(yè)了解沉管是否發(fā)生運動,用海洋專業(yè)研究為什么會出現(xiàn)偏差,創(chuàng)新提出“對接窗口”概念。

   “跨行業(yè)跨專業(yè)的集成創(chuàng)新更有爆發(fā)力!”林鳴堅定地說。

   據(jù)交通運輸部數(shù)據(jù),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跨海長橋中,中國占據(jù)6座,分別是港珠澳大橋、杭州灣大橋、東海大橋、青島海灣大橋、舟山大陸連島工程、嘉紹大橋。

   世界排名前10位的斜拉橋,中國占據(jù)7座;世界排名前10位的懸索橋中,中國占據(jù)6座……放眼未來,一批與港珠澳大橋規(guī)模相當?shù)耐ǖ拦こ?mdash;—深中通道、舟山東部通道、瓊州海峽通道正在建設或規(guī)劃。

   中國已開啟了超級橋梁建設的時代——林鳴的語氣鏗鏘有力。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實施,越來越多的“中國橋”走向世界。

   2014年,橫跨多瑙河的澤蒙-博爾察大橋建成通車,這是中國企業(yè)在歐洲承建的首個大橋工程,結(jié)束了近70年來貝爾格萊德市多瑙河上僅有一座大橋的歷史。

   日本土木工程咨詢公司專家久保田真評價近年中國橋梁發(fā)展時說:“有這個過程之后,你就會了解中國人本身的這種朝陽氣質(zhì),就是肯定要做好。”

   荷蘭隧道工程咨詢公司執(zhí)行總裁漢斯·德維特說:“我相信,許多國家可以從中國高效地解決問題中學到很多。”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