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跨海大橋建與不建,海南依舊還是海南島
2015-03-27 
 近日以來,在天涯論壇海南發(fā)展版塊,關于瓊州海峽跨海大橋建或不建的話題迅速升溫。雙方的意見也是涇渭分明。

  支持修建者認為:作為海南人,我是支持建設跨海大橋的,但這個想法與經濟無關。有了橋,我們就不必像現在這樣,要折騰五六個小時才能過趟海了。海峽的交通瓶頸解除,物流暢通,海南的物價將會明顯下降。海南的高鐵就能進入全國高鐵網,海南與大陸就能更好地互聯互通。海南才不會被邊緣化,海南經濟欠發(fā)達的狀況才有可能改變。

  不支持修建者則指出:跨海大橋項目對海南的弊端和風險是確定的巨大的,對海南的利益包括經濟利益、旅游利益、生態(tài)利益等是不確定的是難以評估的,跨海大橋項目讓海南門戶洞開并且引“狼”入室,對海南良好生態(tài)的生命線構成巨大威脅。

  2010年,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指出,修建瓊州海峽跨海大橋方案不適宜。他認為:瓊州海峽跨海通道的建設是完善全國交通體系的重大舉措,但絕對不能影響“黃金水道”的運輸和安全,該“黃金水道”具有重要的社會和軍事戰(zhàn)略意義。修建跨海大橋方案是不適宜的,甚至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在環(huán)境上是不可取的。審核一個工程修建的好壞應嚴格遵守環(huán)境效益第一、社會效益第二、工程本身效益第三的標準和原則。絕不、也不應該留下讓人唾罵的遺憾工程,甚至是災害工程。盡管定位是世界旅游島,但從規(guī)模上也應看到,海南島最多1200萬人居住,交通量不會太大,汽車上島的數量也不宜過多,應客觀定位和確定工程建設規(guī)模。

  在今年兩會期間,海南省發(fā)改委主任林回福也表示:重大項目的論證不是一天兩天甚至幾年就能完成的,瓊州海峽地理情況復雜,要保證30萬噸的郵輪能夠通過,需要嚴謹的科學論證。

  綜合信息源分析,目前跨海大橋項目或已擱淺。雖然從海峽運力剛需上,海安港汽車輪渡的旅客及汽車流量巨大,并以每年以百分之十五的幅度增長,海峽運輸壓力明顯。但是3月25日《海南日報》報道:今年計劃安排30億元投入水路建設,著力打造面向東南亞航運樞紐。從中可以得到佐證,面對壓力,海南省采取的措施依舊是繼續(xù)擴大海運的規(guī)模和能力。

  分析原因,首先,從環(huán)境保護和工程技術層面依舊有問題難以解決。其次,海峽兩岸的經濟發(fā)展狀況不發(fā)達,建橋帶來的經濟互補不確定。第三、海南本身經濟和城市發(fā)展欠缺,難以承受過多人口的涌入。第四、一旦建橋,將影響瓊州海峽的航運交通,國家層面難以放棄具有高度戰(zhàn)略意義的黃金水道。第五,項目所需資金幾乎相當于2014年海南生產總值的三成以上,資金壓力巨大。

  但是,雖然跨海大橋項目前途未卜,但是建與不建,瓊州海峽就在那里,無論是從戰(zhàn)略意義和經濟意義,聯通瓊州海峽兩岸,都是一個不可逃避,也是勢在必行的局面,即使不建橋,也會采用其他措施彌補。如果海南只是將發(fā)展的愿景托付給對外貿易,而本身依舊孱弱,那么就偏離了發(fā)展的正確道路,反而成為外來經濟的傾銷和侵略,甚至會破壞本地的經濟和社會體系,耗干本地居民應有的利益。因此,海南應該以發(fā)展自身為基礎和重要手段,以本地民生、經濟建設為主線。只有將自身的經濟和城市發(fā)展逐步走強,才能在更多的事務中占據優(yōu)勢和話語權。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