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江西高速公路安全環(huán)保設計法自然之道循人本之路
2015-05-07 
        

        本報記者練崇田

        將綠色環(huán)保理念融入公路之中。彭玉銻攝

        近年來,江西高速公路建設大部分已延伸至山嶺重丘區(qū),項目沿線青山滴翠、溪河吐玉,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文建筑,還有小橋流水的流芳古韻。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讓高速公路與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江西高速公路建設者將強化勘察設計創(chuàng)新作為關鍵點和突破口,從總體與線路、路基與環(huán)保、橋梁與交通交叉工程等方面全面提升設計質量,從以往封閉式設計轉向以人為本的動態(tài)設計,實現(xiàn)了設計理念的重大變革。

        互通建成苗圃基地

        江西高速公路在工程施工前,與業(yè)主、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各方經常召開碰頭會,結合實際,因地制宜,不斷對比、修改、調整、完善設計;力求“多保護,少破壞,不留傷痕”,在動態(tài)優(yōu)化設計中,重點對上邊坡、互通區(qū)、服務區(qū)等對周邊環(huán)境影響較大的部位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優(yōu)化設計,做到“一坡一圖、一隧一圖、一房一圖”。在邊坡和排水溝設計時,根據地質情況,有針對性地對結構類型進行大膽調整,根據實際情況,將部分硬性防護工程改為柔性防護;對高陡挖方邊坡,采用錨桿、擋墻等多種工程防護形式與植物防護綜合治理,最大限度減少對坡體的開挖及對坡頂自然植被的傷害;將邊溝表面設計成淺碟形,由明改暗藏于地下,再鋪以綠草,既安全又環(huán)保。我國首條通達國家風景名勝區(qū)與革命圣地的高速公路——泰井高速公路優(yōu)化設計后,連接線少挖土方120余萬立方米,少占地800余畝,少移栽紅豆杉、古樟樹等名貴樹種近40%。奉銅等高速公路項目破解了新建高速公路互通綠化及養(yǎng)護難題,探索出“把互通建成苗圃基地”的綠化建管養(yǎng)新路子。

        在具體的項目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們常常換位思考,站在司乘人員的角度,把景觀作為出行者視覺范疇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具體的景觀設計時,探索出“動、靜”結合的思路。對邊坡、互通、隧道進出口等在車上一晃而過的動態(tài)景觀,進行全自然化和恢復性設計,使其呈現(xiàn)融入自然又更顯韻味的風情美景;對服務區(qū)、停車區(qū)等可以停車觀賞的靜態(tài)景觀,在力求建筑風格新穎、功能設施齊全的基礎上,按照“小型休閑公園、星級酒店、特色購物超市”標準建設,并適度引入地域人文景觀。在風景名勝區(qū)附近,尋找視野開闊的地方設立停車區(qū),建造觀景臺。

        吻合山川大地

        江西高速公路建設以“安全、環(huán)保、舒適、和諧、耐久”新理念為指導,做到因形就勢,靈活運用技術、指標,不一味強求高標準,通過地質選線、地形選線、環(huán)保選線和安全選線,大膽采用“S”曲線形式,使線形走向與山川、大地的走勢相吻合。在森林區(qū)增設野生動物通道,有效地減小了項目建設對野生動物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要實現(xiàn)高速公路建設的生態(tài)環(huán)保理念和設計意圖,施工過程的控制是關鍵。在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過程中,江西嚴格落實“三不五隱蔽”的要求:不大挖大填,不砍風景林、名貴樹木和古樟樹,不擾亂山形水系;取土場要隱蔽,棄土場要隱蔽,采石場要隱蔽,拌和場要隱蔽,建筑垃圾要隱蔽。堅持綠化與施工同步招標、同步實施、同步驗收;建設一處、綠化一處,施工一片、恢復一片。對修整后的邊坡,盡量施以輕型、柔性綠色防護,不栽“洋花”、“洋樹”,不蓋“洋草”,選用本地草籽、喬灌木栽種,使之與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相融合、相協(xié)調。

        目前,注重生態(tài)環(huán)保,呵護綠水青山,已經成為江西高速公路建設者和管理者的共識。“多動腦筋,少動自然”,已經成為江西高速公路建設者和管理者的一種習慣。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