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黃河公路大橋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惠農(nóng)區(qū)東郊渡口,是一座大跨度T型剛構橋梁,是連接寧夏與內(nèi)蒙古的交通樞紐。
大橋全長551.28米,橋頭引道1000米,橋面寬12米,主橋4孔長300米,孔跨度達90米。該橋于1987年3月開工興建,1988年10月建成通車。
地理位置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
橋梁長度 551.28米
通車時間 1988年10月
橋梁類型 大跨度T型剛構
建設時間 1987年3月
通車時間 1988年10月
所屬城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
建設歷程
大橋長551.82m,總投資1898.3萬元,于1987年2月開工建設,1988年10月竣工通車。大橋由寧夏公路管理局管理,寧夏公路勘測設計院設計,寧夏公路工程局承建。大橋設計荷載等級汽-20、掛-100,地震烈度Ⅷ度,通航標準5級,設計洪水頻率1/100,設計流量6877m³/s。
維護管理
石嘴山黃河大橋始建于1988年,是連接寧夏與內(nèi)蒙古的交通樞紐,已服役25年。因不堪重負,該橋橋跨結構、橋面、欄桿等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并于2012年9月18日禁止所有貨車通行。此次加固計劃將原本箱式橋改為矮塔斜拉橋,并重鋪橋面,將原護欄改為墻式防撞護欄。加固后的橋梁將恢復到原來設計的荷載,恢復荷載以下的客貨車通行。橋梁封閉后,車輛可繞行省道203線、國道110線、京藏高速,或經(jīng)下游黃河浮橋行駛。
石嘴山黃河公路大橋改擴建工程預計2015年10月建成通車。屆時,新橋和舊橋共7個車道同時通行,通行能力將增加一倍,來往寧夏內(nèi)蒙的車輛通行將更加方便快捷。
此次對此橋改造加固,除了對橋墩加固、橋面重做外,還在橋面兩側加設防撞欄桿,內(nèi)含路燈、通信、監(jiān)控等設施,并在人行道兩側增加了鋼管扶手。整個工程中,最核心部分就在斜拉鎖的改造,通過向上提拉的作用力,分擔橋墩承載橋梁的重量,以此增加橋梁對車輛的負荷。2013年8月,大橋加固工程完工,西安一家專業(yè)檢測機構出具報告稱:橋梁整體工作性能良好,具有承受預定設計荷載的強度和剛度。
橋梁建筑
大橋由左、右岸引橋工程和主橋工程三部分組成,橋面凈寬12m,標高1099.00m,孔跨布置5×30m+60m+2×90m+60m+3×30m。上部結構主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上承懸臂箱型梁,引橋為混凝土上承簡支空心板梁;下部結構為混凝土實心排架式橋墩,主橋采用混凝土筑搗多排樁基礎,樁基最低高程1034.37m,引橋采用片石混凝土筑搗天然淺基礎、埋置式橋臺,基礎底面最低高程1081.00m。
橋址河段為有游蕩型平原河道向山區(qū)峽谷河道過渡段,河道微彎,河槽穩(wěn)定,河寬500余米,比降0.56‰。左岸地勢較低,防洪壓力大,濱河大道(堤路結合,設計水位1093.03m)與大橋立交。右岸地勢較高,與臺地相接,無防護工程。大橋下游1.5km處為黃河石嘴山水文站。
重要意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在黃河上只有鄭州黃河鐵橋、濼口黃河大橋和蘭州的公路橋等3座由外國人設計、施工的橋梁。新中國成立后,陸續(xù)在黃河上建成幾十座大橋,使黃河天塹變成了通途。
石嘴山黃河公路大橋是國道109線的一個重要控制點,是連接寧夏石嘴山市和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市的咽喉要道。大橋的建成通車對完善區(qū)域干線公路網(wǎng)絡,提高黃河大橋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改善石嘴山市交通條件具有重要意義。
改建工作
大橋1988年建成通車,設計交通流量每晝夜4000輛次,在當時是少見的特大橋。大橋建成后很快成為交通樞紐,交通量最大達到每晝夜1.2萬輛次,重型貨車的最大載重超過百噸,加速了橋梁老化。2008年,此橋經(jīng)權威部門檢測,被評定為三類危橋。2012年9月18日,石嘴山公路分局對此[7] 橋進行交通管制,禁止所有貨車通行。
2013年,自治區(qū)交通廳開始對石嘴山舊橋進行修固。但由于現(xiàn)有的黃河大橋不能滿足寧夏、內(nèi)蒙古兩省區(qū)居民出行需要,因此自治區(qū)交通廳決定在原有的黃河大橋邊再建一座黃河大橋。2013年10月,新建的寧蒙跨境黃河大橋緊靠原有109線石嘴山黃河公路大橋上游,橋梁全長596米,橋寬24.5米。新大橋建成后,舊橋將改為內(nèi)蒙古通向寧夏的單向通行兩車道,只準通行小型車輛及行人。新橋為雙向5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