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高鐵,自然是值得自豪的事情,高鐵如今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中國科技和中國制造的名片,表明中國已經走在成為制造強國的路上了。
但是即便如此,我們的高鐵就真的全面趕超了日本的新干線了么,已經取得了完勝優(yōu)勢了么?
答案是殘酷的,至少是未必。
1從規(guī)?;蛘咄ㄜ嚴锍躺蟻碚f,中國高鐵大勝
到2019年年底中國鐵路營業(yè)里程達到13.9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鐵3.5萬公里,高居世界第一。
從通車里程上來說,中國絕對的后來居上,而且遙遙領先,占全球高鐵通車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
而日本高鐵,也就是日本新干線,從通車里程數(shù)來說,遠不到中國的十分之一,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2高速、重載、高原高寒鐵路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高鐵大勝
中國已系統(tǒng)掌握了各種復雜地質及氣候條件下高鐵建造成套技術,全面掌握了時速200~250公里、300~350公里動車組制造技術,構建了涵蓋不同速度等級、成熟完備的高鐵技術體系。
而且無論是曲線半徑標準,順坡率,豎曲線半徑,線路平順性,線路間距,結構強度,隧道截面積構造速度來說都是最好的級別。
3運營組織能力:日本完勝
中國新建高鐵站很多處于城市的偏遠位置,和城市交通工具銜接不好,但日本新干線與其他交通工具在接駁方面就很便利。
也即是說,乘客從出門到坐上高鐵為止,以及下車開始到到達最終目的地這段的組織方式和體驗,接續(xù)換乘組織等能力日本新干線完勝。
以及時間的準確度上來說,日本高鐵的準點率控制也好于中國高鐵。曾經有玩笑說,日本的高鐵到站和離站時間可以用于對表,也就是校正自己的手表時間,足見日本對自己的高鐵準點率的自信。
5災害性天氣處理能力和災后恢復能力,日本完勝
可能因為日本本身就是一個多自然災害的國家,尤其是多地震,所以日本在新干線研發(fā)之初便考慮到很多因素,比如通過機械自動控制來取代人工報災,再人工停車或者停運的方式,直接自動控制。
同時災害性天氣之后,也能及時作出調整,不至于大面積完全停運。
舉個例子,大家就能看明白:如果天氣不穩(wěn)定,日本新干線的自動管制系統(tǒng)能隨時調整限速,讓系統(tǒng)不至于完全停擺。而中國則是比如來臺風,提前全停,停的時間長,影響也大。
再加上日本國民應對災害恢復的心理素質、處置能力等就非常穩(wěn)健,災后恢復也較快。
6 餐食方面,日本完勝
火車餐,高鐵餐一直都是中國用戶重點吐槽的項目之一,高鐵方面為了改善用戶的用餐體驗,甚至允許用戶自行叫外賣,到特定站點時送達。
但在日本新干線上,餐食方面的工作要做得好很多。
日本的便當已經成為旅游特色,很多人乘坐新干線就是為了感受日本便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