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記憶通運橋 夢回張家灣
2012-05-29 來源:北京日報
高樓林立的城鎮(zhèn),很難看到張家灣古城,更不用說低矮的通運橋了。河不寬,橋自然不長,僅三孔。

  古城坐北朝南,南面的城樓居中,猶如京城的永定門至天安門一線,城門前的橋也就成為進城主要通道。古城當(dāng)然不能與京城相比,僅是村鎮(zhèn)上的城池,城墻“周圍九百零五丈”長??稍诿鞔?,一片平原大地,兩丈多高的城墻屹立在潞河邊,足以讓北方騎兵望而卻步。


 
  誰能想到,幾百年后還有因望不到城墻而急切的,雖有熟人指路,還是覺出不易尋找。寒冬之季來到橋邊,冰已封凍了河面,兩岸樹木只余干枝,伸向天空,一切顯得那么枯瘦。河南岸邊有住戶人家。見景生情,似曾相識,不禁憶起幼時在京城護城河邊玩耍的情景。河邊也是楊柳,河里長著水草。岸邊也有人家,有時從房子里走出來,在門前做些活計。那時,常到水邊撈魚蟲,或沿殘破處爬上城墻去玩。而眼前,天寒地凍,不見有人走動,只是冰面上走動的一群鴨子,為凝固的環(huán)境增添了一絲生氣。

  橋面鋪著巨石。石面坑洼不平,中間明顯看出兩道溝痕??优c溝是車馬經(jīng)年累月磨出的印跡,光滑的石面說明石質(zhì)的堅硬。石板尚且如此,木制如何承受?最初的木橋或倉促、少經(jīng)費,或沒想到使用頻率之高,建成后也不起眼,只因城南門外的河名而俗稱蕭太后橋。橋因城的重要作用而顯現(xiàn)。張家灣在通州南,京杭大運河的北端正在此處。南方的糧食、木材等重要物資,以及各地的官人商旅,都要從這里下船,陸路進入京城。頻繁地踩踏,木橋已身不自保。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 ,明神宗敕建石橋,至三十三年(1605年)告竣,賜名“通運橋”,始有其名。無從知曉石面經(jīng)過多少次磨損,而深深的溝痕最清楚,承載過多少重負(fù)。

  城之得名也有歷史。據(jù)《長安客話》載,“元時有張萬戶居此”。后來的《日下舊聞考》也進一步說“元萬戶張瑄督海運至此而名”。張家灣是幾條河的交匯處,有北運河(古稱潞河)、涼水河、通惠河、蕭太后河等,遼金時就是交通要道。蕭太后曾鑿河至此,往京城運兵運糧。元時張瑄能督運天津海上的貨物長途至此,是件了不得的事,長此以往,“萬戶”官職又高,成為碼頭上最有影響的人物。

  京城的門戶,又有大量物資,自然是入侵者的目標(biāo)所選。張家灣告急。明世宗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僅用了三個月時間,便建起了古城。城墻寬一丈一尺,高兩丈一尺,夯土兩面又砌了磚,更加結(jié)實。城墻有四個門樓和一座便門,均為歇山式形制。環(huán)城有水,城門各有橋。改建后的通運橋,橋面比較寬,兩側(cè)各18根望柱,之間鑲置欄板。橋經(jīng)過修復(fù),有些望柱與欄板已換上新石,新舊一目了然,舊石上有明顯銹紅色。欄板上刻有浮雕瓶,瓶上有荷葉紋飾,線條簡捷,刀法流暢,彼此有別。望柱上的石獅或昂首挺胸,或憨態(tài)可掬,或平和端莊;有大獅子腳踏繡球,也有小獅子戲耍身邊,形態(tài)各異。

  站在橋上,很容易想到京西那座盧溝橋,規(guī)模造型雖不能相比,而修復(fù)的手術(shù)不大,橋面坑洼痕跡也沒做舊,整體保存還算完好,經(jīng)歷幾百年風(fēng)風(fēng)雨雨,沒有拆毀,已屬難得。


 
  過盧溝橋,河水望而生畏;走張家灣,河水視為生命。郭守敬引白浮泉之水,經(jīng)西山入京城而至張家灣,疏通了大運河與京城的聯(lián)系,使南來漕運之船經(jīng)“通惠河”直抵積水潭。張家灣成為進京水陸樞紐。幾百年間,與京城通航時有不暢,并不影響商運客運碼頭的地位?!堕L安客話》中描述“官船客舫,漕運舟航,駢集于此”,足以想見當(dāng)年情景。因此,官府也極為重視,《日下舊聞考》上記述:張家灣已設(shè)置有巡檢司,之后又“添設(shè)通判一員,都司一員”。添人設(shè)官,可見位置之重要,工作之繁忙,就連明武宗朱厚照、清代的康熙等皇帝都曾幾度來這里視察,重視程度可以窺見。

  水運交通的便利,讓南來北往之人多由此進京?!度浴返淖髡唏T夢龍、《兩拍》的作者凌濛初也曾經(jīng)過此地,所著文中多有張家灣的描寫。怒沉百寶箱的杜十娘便是與李公子乘車同行至此,換船進入潞河。明人曹代蕭有詩為證:“潞水東灣四十程,煙光無數(shù)紫云生。王孫馳馬城邊過,笑指紅樓聽玉箏。”古城商鋪林立,街巷坊肆間,不時傳來美妙絲竹歌喉之音,“弦唱相聞,最稱繁盛”。詩文所寫,展現(xiàn)了小城繁華的側(cè)面。

  站在通運橋上向北看,古城只有一段100多米長的城墻,是近幾年在舊墻基上修建的。城墻是“盧溝橋事變”后,日本鬼子拆去建了炮樓。國民黨軍隊又拆除了城樓。之后,城墻逐漸夷平?,F(xiàn)在,“城里”已為一片平地,據(jù)說要恢復(fù)古城原貌,剛做完拆遷。一片瓦礫之上,能見到有兩通石碑,其中一座題寫著“敕建通運橋碑記”,字跡已模糊不清。不遠(yuǎn)處還存有一株大樹,上世紀(jì)60年代種的泡桐,那是村民要求留個念想兒。有人說此樹種在古城的花枝巷,曹雪芹家的當(dāng)鋪就開在這條胡同。巧合的是,京城里也有花枝胡同,誰能知曉是哪簇“花枝”觸發(fā)了《紅樓夢》的靈感。

  交通方式變了,昔日的百舸爭流,換成今日的車水馬龍。張家灣已為歷史,為何通運橋獨在?可能是因了蕭太后河還有水,兩岸行人需要?,F(xiàn)在修舊如舊已為共識,而新建古城也是認(rèn)識到了歷史價值,或許還含有旅游價值。不論怎樣,通運橋是這里的長者,看到了古城的失去,也會再看著新城的誕生。

  與當(dāng)?shù)厝嗽L談,總把張家灣說成張灣,初聽不習(xí)慣,細(xì)品,字少說明親近,沒有“家”才是家鄉(xiāng)人,說成張家灣倒顯得生疏或是外人了。翻閱舊志,這種稱謂古已有之。樊阜有《張灣舟中作》:“朝發(fā)燕山陽,夜宿張灣側(cè)。高樹蔚繁蔭,浮云淡無色。”王問也有《張灣送客》的詩作。詩人無論何方高士,定是受過當(dāng)?shù)厝说挠绊?,入鄉(xiāng)隨俗了。

  冬日的夕陽斜照,染紅了望柱上的石獅。記住了通運橋,也就記住了京東還有如家般的張灣,曾是咱京城的門戶。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wù)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