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橋橋的傳說和尚橋位于長葛市區(qū)東南部的清溢河上。和尚橋的名氣,并非因為橋本身有什么特殊之處。論年代,并不久遠,論結(jié)構(gòu),也是很一般的石拱橋,且并不建在大江大河上。它的名氣,皆因附會到它身上的故事。
故事中有一個女人,有一個風(fēng)流和尚,還有一個聰明的孩子。女人的丈夫久病臥床,女人便請來一位和尚,來為自己的丈夫誦經(jīng)消災(zāi)。那個和尚平時就住在村外的山上,山上有一座廟,山下有一條河。一來二去,這個女人就與和尚相愛了,而那位不幸的丈夫卻在不久之后死去了。丈夫死后,女人每到夜深人靜時分都會離開村子,涉水過河,到山上的寺廟里與和尚同床共枕,在天亮之前再回到兒子身邊。這件事村子里無人不知,其中甚至包括她自己的兒子。不過,兒子雖然洞悉了母親的私情,卻從未與母親談?wù)撨^此事。因為在中國,長輩可以對兒子的愛情橫加干涉,兒子對于長輩的感情卻無權(quán)過問。
多年之后,兒子長大成人,赴京趕考,并成了一名手中掌握了生殺大權(quán)的官員。很多村民都認為,和尚活不成了,做兒子的肯定會殺死和尚為父報仇。但出乎人們預(yù)料的是,兒子不但沒有這么做,反而撥款在那條河上修了一座石橋,名義上是為了方便村民來往于河流兩岸,實際上是為了孝順母親,方便母親與和尚見面。那些行走在石橋上的人,對此當(dāng)然心知肚明,只是從來沒有人把此事挑破。過了一些年,母親死去了,兒子從京城返鄉(xiāng)奔喪。村民們認為,有感于和尚多年來對母親的照顧,兒子大概會將和尚帶到京城,讓和尚安度晚年。然而,又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在辦完母親的喪事之后,兒子隨便找了個借口便將那位和尚殺掉了。后來,有人在石橋上留下了一副對聯(lián):修石橋為母行孝,殺和尚為父報仇。從此,人們便把那座石橋稱為“和尚橋”。
關(guān)于這座橋,民國十九年(1930年)《長葛縣志》載:“在縣西南15里(原縣治在今老城鎮(zhèn)),為邑沖要。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知縣蔡紹先創(chuàng)建,因昔有和尚募化,原名和尚橋。萬歷十年(1582年)鄉(xiāng)民李惟臣,謝科募資重修于上流,改名濟眾橋,兩旁石欄石荀俱用鐵扣,有碑記。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知縣劉濤奉分憲沈公(沈全,江蘇華亭縣人,順治進士,時任巡憲之職)捐俸倡眾重修,建河伯廟于北岸,并建沈公祠,有碑記。”
從這些記載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明萬歷十年之前,這座橋就叫“和尚橋”,是因為“和尚募化”而得名。萬歷十年后,改名的原因不得而知,想必那時已有了上述的附會,“鄉(xiāng)民”感到不雅而改之。自改名迄今,已有400多年,知橋名曰:“濟眾”者甚少,反倒是“和尚橋”越叫越響,以至于后來京廣鐵路上所設(shè)的這一站站名就叫“和尚橋”,現(xiàn)在的長葛市區(qū)近郊所設(shè)鎮(zhèn)的鎮(zhèn)名也叫“和尚橋”。
其實,和尚募化而修橋,在過去是常見之事。據(jù)說,全國叫做“和尚橋”的橋有17座之多。這個附會的傳說,究竟起自何地何時,恐怕很難考究。是因橋演義出來的故事,還是故事附會在橋上,這也很難說清。其實在封建社會里發(fā)生這樣的故事,是完全可能的,而且那悲劇完全是一個社會的悲劇。長葛的和尚橋,只是許多普普通通的和尚橋中的一座,那故事也并非這座橋的“專利”。“和尚橋”之所以成為經(jīng)久不衰的話題,是因為這是一個復(fù)雜的人文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