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淺論嵊州廟橋的特色文化
2011-11-24 來源:中國橋梁網(wǎng)
古橋文化由來已久,是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發(fā)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古代文明中的一支。木橋、竹橋、石橋、廊橋、棧橋和鐵索橋等,布設在一條條江河溪流之間,為人民大眾開辟了一條理想的通路。這是我國勞動人民的一大創(chuàng)造。

    嵊州歷史悠久,早在8000—10000年前,就有小黃山文化的雄厚積淀。

    嵊州,建縣于漢景帝四年(公元前153),自古就有“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之譽。 

    在嵊州,各種形式的古橋,木橋、竹橋、石橋處處可見,尤以石拱橋、石梁石板橋為主。這些古橋,多姿多彩,光彩奪目。有的典雅、莊重,有的高大、粗獷,有的矯健、輕盈,精雕細琢,工藝精良。

    在嵊州,還有一種廟橋,歷史久遠,建筑奇特,利用溪流和雜地,架設橋梁,節(jié)約土地,建成一座具有使用價值的、可綜合開發(fā)利用的橋梁,實在是古人的一種開拓。

    萃靈橋,又名棚橋,位于金庭鎮(zhèn)靈鵝村,與書圣王羲之歸隱地是鄰村。正橋上構筑一座真武大帝廟,東側(cè)是一座平板石橋,橋梁共分4孔,跨徑組合為1.9米+4.6米+8.8米+1.98米,橋高2.1米,拱高1.65米,廟外南北兩側(cè)均用三塊石板鋪成一座平板石橋,橋面長5.6米,寬1.9米,跨徑5.1米。寺廟面積約510平方米,廟西有路廊,廟內(nèi)構筑戲臺、天井、看臺、大殿等設施。

    這座利用小溪構筑橋梁,建造寺廟的特殊橋梁,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這在明代就有這種奇思妙想,實在是建筑者的獨特構思,塂稱嵊州境內(nèi)首例。

    為了節(jié)約土地,還是按照舊時的風水關系,這就不得而知,但這座橋梁與廟的構思是值得人們深思的。

    福德橋,位于北漳鎮(zhèn)任塢村,也是座溪上建橋,又建戲臺、廊屋和大廟的一處建筑。橋建在從四明山上流出的一條小溪上,建由5座高度跨徑均相同的石拱橋上,5座橋的橋面寬分別為4.3米、 4.3米、 3.7米、 3.7米、 3.7米,橋面平整,渾然一體,橋高3.2米、拱高2.5米,兩側(cè)跨徑5.7米,拱卷用規(guī)則塊石砌筑,橋額刻有“福德橋”三字。橋面南首置有戲臺,北首建有廟宇,兩側(cè)有看臺及7間烏瓦白墻的磚房。中間有鵝卵石砌筑的平地。從廟中所立石碑上看到“任塢原有福德廟祀境主龍正將軍陳候諸神,而將軍最著靈異,遠近士女求無不應,感無不通。廟當麓前臨石澗澗水潺緩從石罅中流注冷冷作管弦聲,殆亦靈秀之氣,橫架橋梁長五丈許,高二丈許,澗四丈,有奇里人謀建”,橋與橋臺等實體建成后,又將福德廟面貌更新增色。

    這座橋上建筑的戲臺、廊屋、院子和廟宇是隔開的,中間是一條道路,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橋下溪水淙淙,怪石累累,從遠處看只見橋上房屋,不見橋洞風光,從近處觀看,方知由5座連體橋梁構筑成的一座洞橋,這座廟橋,與萃靈橋有相似之處,實屬少見。

    華堂祠堂橋。華堂祠堂橋坐落在金庭鎮(zhèn)華堂村,這是嵊州最大的一個自然村,全村有1200多戶、 4000多人口。大都是王羲之后人。

    在金庭鎮(zhèn)有眾多的古橋,有明代的濟渡橋、會龍橋、載獅橋、通濟橋,有清代的望月橋、念宅橋、永安橋、善繼橋、平溪橋等橋梁,為明清時期的發(fā)展作了很好的注釋。華堂祠堂橋是一座典型的院內(nèi)建筑。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為王羲之38、39代世孫王純、王暄父子時所建。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整個廟的面積達824平方米,前后分兩部分建筑,與傳統(tǒng)的廟宇的格局完全不同。王氏宗祠最大的特色是在體現(xiàn)傳統(tǒng)風格的基礎上,營造出園林建筑特色。這可能是明代建筑的一種形式。它的布局把水作為建筑的基本要素,于廟前設置雙池,在正大殿前設蓮池,九曲圳自外墻北側(cè)經(jīng)過,前池與里池又與九曲圳溝通,引入活水。祠前筑池,祠內(nèi)設池,池上架橋,橋樓并構,樓池相映,古樸典雅,顯示出高超的設計理念,精巧的造型藝術,體現(xiàn)既莊重又活沷的風格特征。橋面長12.1米、寬2.1米,兩墽三孔,兩邊置石欄,欄高0.5米,欄中雕刻花紋,有獅子和望柱柱飾,中間鋪筑石板,三個橋孔溝通兩邊池水,祠堂與池橋一起構筑建造,使庭院更加和諧協(xié)調(diào),具有江南特色。

    人們從平溪江走上長30米的木橋,進入華堂村,伴著清流潺潺的水聲,一座巍峨高大的石牌坊迎面而立,上書“書圣”二字,牌坊兩側(cè)蹲著二尊獅子,伸頸張嘴,神態(tài)憨厚,栩栩如生。迎面一個荷花池,由一條用鵝卵石鋪成的道路,把荷池一分為二,中間架一座長4.5米、寬3.5米的石板石梁橋,為人們進入祠堂作了鋪墊。

    云南麗江古城的街道河流,布設得自然和諧,小橋流水,清波激蕩,已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人們品嘗到自然風光的無限生機。華堂村雖沒有這樣的氣勢,卻還留著一個個十分值得紀念的故事。

    從平溪江的攔河大壩上,有一條暗河通過石碑坊廣場,進入荷池,再從荷池進入池塘內(nèi)池,池塘邊的左角處有一條潺潺奔流的小圳,好似一條玉帶向著墻邊繞戶入室,通往遠方的田野,并構筑了眾多的出口處及圳邊,形成了長水圳、方水圳和團水圳,這條由王羲之36世孫王瓊之妻石氏規(guī)劃建設的水圳,就這樣七彎八拐,流過了村中大街和墻弄,形成兩條水圳,向著西北方向流到華堂村的田畈里,全長約2公里。這就是華堂村有名的九曲圳。在九曲圳上布設的25座小橋和埠頭,為人們洗滌和行走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這座院內(nèi)石橋雖無大的特點,是座普通的石板石梁橋,柱飾中的石獅、柱飾、抱柱以及欄板的花紋,都已退化和老去,看不出有特殊的裝飾,但經(jīng)過這座橋進入祠堂, 卻感到有一種十分新鮮凝重的感覺。

    為什么要建這荷池和橋?可能源于以下因素:

    (1) 羲之文化的深遠影響。在1600多年前,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在紹興書寫《蘭亭集序》,構筑蘭亭、鵝池、曲水流觴和右軍祠、墨華亭,蜚聲國內(nèi)外,這荷池、洞橋作為祖?zhèn)鬟z風的象征,是讓世代子孫遺傳下去的一種風格標志。建造者王普(1423—1496年)字時周,在蕙莊書院的園林遺存中記載:“珍藏先祖詩文集歷代名賢法帖,園內(nèi)裁蘭蕙,引水構亭,布以曲水流觴。”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山陰人朱純訪王普,作蕙莊記中有記載:“時周,為右軍后裔,慨蘭亭之跡既泯,方將引流構亭,以食其舊,又不敢比似先達,故不曰蘭亭,而曰蕙莊,志謙也。”

    (2) 金庭是王羲之的歸隱地。由于他十分喜愛鵝,荷花,以荷花為祥瑞?;▓@里種的荷花,種植的時間短,花卻不見盛開,而剛種下的瑞蓮,卻開出了數(shù)十朵,覺得既驚喜又高興,在與友人的信中,書寫出了這種田園生活的意愿。在居住金庭原有的庭院中,就有鵝池、墨沼、曲水流觴這種格局。他的后人南宋丞相王瀹(1199—1275年)的花園中,也有這種類似的花園設計與建筑。

    華堂王普建造荷池,九曲圳,不光是為了紀念先人王羲之的蘭亭詩會,其實王羲之在世時,曾邀集五世以內(nèi)中表親,舉行過一次或二次盛大聚會,其中升平元年(357年)那次,曾記載:“衣食之余,欲與親知共歡宴。雖不能興言高詠,銜壞引滿,語田里所引,故以為撫養(yǎng)之資,其為得意,可勝言耶。”

    (3) 九曲圳是與一條引水渠灌溉農(nóng)田渠道相聯(lián)系的,它不是單純的園林設計,而是融合了田園文化,又有風水的考量,這與王羲之晚年的田園生活也是密切相關連的。

     在王瀹建園時的大理石、松花石散落的舊地看,潘士模曾賦詩一首,“曲水至今留里巷,相傳禊事繼流觴”,這可能是華堂荷池九曲圳的謎底。

萃靈橋底部
 

    王羲之祠堂橋


    王羲之祠堂外景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