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百年沈丹鐵路是本歷史教科書
2015-09-08 
 

       2015年9月1日清晨,從鴨綠江畔出發(fā),帶著遼東人民的期盼和矚望,一條披著曙光的銀龍穿山嶺,跨河道,風馳電掣地飛奔在遼東大地上,這標志著沈丹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全國最大邊境城市丹東正式步入高鐵時代。

        沈丹高鐵銜接哈大高鐵、京沈高鐵、秦沈高鐵等路網(wǎng)骨干客運專線,是國家高速鐵路網(wǎng)主要骨架的有機構成。從此,丹東、本溪融入全國高速鐵路網(wǎng),經(jīng)沈陽至北京可以通達全國,這為遼寧交通史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2010年4月開工建設到正式通車,沈丹高鐵走過了5年零5個月的歷程。在這2千多個日日夜夜里,在這片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滄桑的遼東大地上,鐵路人用堅韌不拔的意志譜寫了一篇建設史詩。資料顯示,沈丹高鐵線上有92座橋梁,58座隧道,合計占整個線路的81%。撫摸巨大的橋墩,人們能夠體味建設者艱辛的付出;穿過悠長的隧道,人們能感到人類對自然挑戰(zhàn)的勇敢。正是這樣的付出和勇敢的挑戰(zhàn),改寫了遼東山區(qū)人民出行難的歷史。

        腳下沒有路,就只能逡巡不前,腳下的路崎嶇,就只能摸索緩行,只有打開了通暢的道路我們才能闊步前進。要想走得更遠,就必須是強筋壯骨的體魄,就必須有血脈暢通的身心。中國的高鐵是中國科技發(fā)展的成果,是中國強大的象征。但一兩條高鐵線路的建成不能完全代表交通發(fā)展的強大,高鐵線路互聯(lián)互通的成果惠及大眾才能被稱之為驕傲。因此,遼東沈丹高鐵的開通承載著非凡的意義。難怪開通當天一位乘坐高鐵的阿姨高興地說:“以前從丹東到沈陽,最快也得將近4個小時,現(xiàn)在1個多小時就到了,想都不敢想1

        但在了解老沈丹鐵路歷史的人眼里,這條高鐵的意義絕不限于縮短了人與人、城與城之間的時空距離。要知道,歷史上的沈丹線叫安奉鐵路,那時丹東還叫安東,那時的奉天是現(xiàn)在的沈陽。正是這條安奉鐵路,使遼東大地從1904年開始被侵略者的尖刀劃開,鮮血淋漓的傷口,瘋狂的資源掠奪,不斷膨脹著侵略者的野心,此后的中國也陷入近代以來最黑暗歷史的開端,大批日軍經(jīng)安奉線迅速進入東北,“9.18”成為值得全民族永遠銘記的恥辱日。直到1947年,這條鐵路才回到人民手中,1950年這條鐵路為志愿軍運送軍用物資,又被賦予了維護和平的意義。

        在經(jīng)歷了百余年鐵路發(fā)展史的今天,站在遼沈大地向東方遙望,我們能夠欣喜地看到靚麗的動車組在沈丹高鐵線馳騁往來。歷史雖然已經(jīng)成為過去,但是歷史始終銘刻在我們內(nèi)心。

        從沈陽到丹東,這一條208公里的高鐵連接起來的并不僅僅是空間上的距離,這一條高鐵線更把歷史的天空連接成了連環(huán)的畫面。從歷史上“不抵抗”的奉天出發(fā),乘坐沈丹高鐵一路到丹東,我們可以在現(xiàn)實中觸摸到歷史的傷痕,乘坐一次沈丹高鐵會讓人深深地感到,并不是非要站在“9.18”國恥紀念碑前才讓我們感到恥辱,并不是非要站在下馬塘鐵路的斷橋邊才能聆聽歷史的控訴,也并不是非要站在鴨綠江橋上撫摸著鐵骨架上的彈洞才讓我們感到保家衛(wèi)國的使命,而是令我們無論身在何處,都會始終牢記那恥辱是無法平復的歷史傷痕,那控訴始終在我們耳邊回響,那殘忍的屠戮和瘋狂地掠奪都銘刻在中華兒女的內(nèi)心。讓我們站在祖國的每一方熱土上,都牢記中華民族不容侵犯,保家衛(wèi)國我們重任在肩。

        回望百年沈丹,這是一本歷史教科書。閱讀這本書后,我們會始終牢記和警醒,如果不是一篇波瀾壯闊抗日史詩的譜寫,遼東的大地依然要承受劇烈的痛;如果祖國不強大,我們的土地依然會任人踐踏;如果人民不團結,我們的民族依然會任人凌辱;如果不是建設者們吹響了蕩氣回腸的進軍號角,我們依然會感嘆山重道遠。閱讀這本書后,我們應該肩負重任,勇于擔當;閱讀這本書后,我們需要懷抱夢想、闊步走向未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