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劍懸靜安橋
2024-09-09 來源:重慶晨報 


  □牟方根

  橋拱懸劍,在我國古代石拱橋建筑史上極為罕見。在長江一級支流五橋河流經萬州區(qū)長嶺鎮(zhèn)梨花路社區(qū)段,有一座名叫靜安橋的古老石拱橋,拱頂懸掛著一把寶劍,相傳為宮廷御賜“降龍劍”。

  靜安橋,于1999年6月被萬州區(qū)政府公布為“區(qū)文物保護單位”。在該橋的南橋頭,一塊黝黑的大理石上雕刻文字顯示:“靜安橋建于清光緒五年(1879年),為單拱石拱橋,橋面呈弧形,南北走向,橫跨五橋河,分布面積217平方米。頂部橋欄外側陰刻楷書‘靜安橋’三字,拱頂中部用鐵鏈懸掛鐵劍一把。該橋是研究清代渝東北地區(qū)橋梁建筑的重要實物資料。”

  在長嶺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主任陳奎的向導下,我和幾位文友沿著靜安橋弧形橋面,緩緩踏步,計數(shù)橋兩側各有石頭步梯34級,目測長約34米、寬約5.5米,橋欄高度超過1.2米。大家來到橋的下方,抬頭仰望,觀測拱橋跨度約37米、寬近6米,枯水季節(jié)比河床高出13米多。頂部橋梁外部上游和下游方向的橫額上,用陰文楷書鐫刻著“靜安橋”三字。橋拱的正中間位置,高懸著一把“寶劍”,劍長1米左右,劍柄在上,劍鋒朝下,指向河道。盡管迄今140多年,受潮濕、冷空氣等影響,整把劍已變成墨綠色,但仍難掩它曾經的鋒芒。

  陳主任告訴我們,過去的五橋河阻隔了河兩岸的居民。每逢汛期,山洪暴發(fā),河水泛濫,造成流域內的山體大面積滑坡,莊稼嚴重受損,房屋岌岌可危。據(jù)傳,清光緒五年初,時任四川行省川東道萬縣(今萬州區(qū))縣令乘大轎去重慶府(川東道署駐重慶府)議事,途經長嶺岡(現(xiàn)長嶺鎮(zhèn))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奏報朝廷。朝廷下旨建設一座石拱橋,賜名“靜安”,寓意寧靜、穩(wěn)定、安寧。經過大批工匠緊張忙碌施工,同年底,靜安橋建成,朝廷賜予一把寶劍,懸垂在橋拱正中。

  古橋懸劍,是中國古代橋梁中具有的一種象征文化。古時碰上發(fā)洪水,民間說法那是蛟龍在興風作浪,在橋的下方懸把劍,名曰“斬龍劍”,意為斬殺蛟龍走蛟,減少洪水泛濫,為民帶來好運。

  蛟龍即蛟,是古代神話中的神獸,指擁有龍族血脈的水獸。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記載:“蛟,龍之屬也。池魚,滿三千六百,蛟來為之長,能率魚飛置笱水中,即蛟去。”

  “降龍劍”垂掛于靜安橋以來,真降過蛟龍走蛟嗎?陳主任告訴我們,在歷經140多年的時光里,盡管五橋河出現(xiàn)過多次洪災險情,但靜安橋一直穩(wěn)穩(wěn)當當。即便2023年五橋河發(fā)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靜安橋被淹,但仍安然無恙,足見其建造結構的牢固。

  隨著時代的變遷,吊掛在靜安橋拱的“降龍劍”已成為歷史文物,會不會有人窺覬和盜竊?居住在靜安橋附近的張大爺透露,動亂年代,曾有人打過“降龍劍”的歪主意。一個漆黑之夜,除了偶爾一兩聲狗吠外,靜安橋周圍寂靜無聲。張大爺隱隱約約看見有三個鬼鬼祟祟的黑影來到了橋底下。由于“降龍劍”懸空十多米高,一般的梯子難以上升到這個高度。再者,從懸吊位置上說,“降龍劍”處在橋拱正中間,無任何支撐,盜走非常困難,三個不法分子的圖謀未能得逞……

  改革開放后,隨著人們文物保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文物被保護起來。當?shù)攸h委、政府和民眾切實加強了對靜安橋及其所屬“降龍劍”的重點保護,讓一座古橋“架靜和”,一把古劍“護安然”。

 ?。ㄗ髡呦抵貞c萬州區(qū)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