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蘭州橋多姿多彩
2012-02-21 來源:蘭州晚報

  造型獨特的握橋

  阿干河在蘭州城西一里,發(fā)源于馬銜山,蜿蜒北流,注入黃河,將蘭州川區(qū)分割為東西兩川。古為渡口,名為西津,是溝通金城(今西固城一帶)與榆中(今東崗鎮(zhèn)附近)交通的要津。

   阿干河水豐枯無常,每逢連陰雨或暴雨,河水猛漲,深可數丈,奔涌翻騰,行人視為畏途。而天旱干燥時,水淺不盈尺。河床沙厚,不能筑橋墩。唐代蘭州人因地制宜建成握橋,也稱臥橋,方便了行旅。握橋,鮮卑族吐谷渾發(fā)明的。北魏時,吐谷渾率先在黃河小積石峽(在今青海循化)上用木頭搭建河厲,實際上是無墩虹梁木拱橋。吐谷渾居國洮河以西至今青海廣大地區(qū),一度占領過金城,其建握橋的技術傳到蘭州是自然而然的事。

   用巨木搭建成大跨度巨拱握橋,便于泄洪。先在西津兩岸,用糯米汁石灰漿粘接大石條,砌成石壩,中嵌數十根巨木,伸向河心??v木之上置橫木,其上再置縱木前伸,縱橫交錯,依次共疊壓五層,逐層前伸,至相隔三丈左右時,用木板接通,使橋如飛虹,跨越兩岸。橋長十二丈,高三丈。蘭州工匠創(chuàng)造性地在質樸的河厲之上,加以舒適化和美化,使之成為藝術品。橋上建廊十一楹,兩旁各設雕欄。兩岸各建神閣,閣高三丈,飛檐翹角,高低錯落。行人可避風雨,遮炎陽,也能憑欄歇息。東神閣懸匾曰“空中鰲背”、“彩虹”;西神閣懸匾曰“云際虹梁”(后改為“天上慈航”)、“新月”。全橋油漆彩繪,富麗堂皇,令人賞心悅目。

   特大洪災曾數次沖毀握橋,明永樂、嘉靖、天啟間重修過。清康熙元年(1662年),副使張某倡捐重修,并致書莊浪(今永登)魯土司,求得連城林區(qū)巨木百數十株,編筏順流而下,作為建橋材料,于康熙三年(1664年)竣工。其后,嘉慶、道光間又重修過。1952年拓建西津路時,隴上紳士楊慎之、范禹勤等,和古建筑及文物保護部門的專家、領導多次提出務必要保護握橋,但仍未奏效,終被拆除。梁思成和鄭振鐸為此多次批評過。千年佳構,現在只能在繪畫、照片及微縮模型中領略一二,令人有無限悵惘之感。
  

  鎮(zhèn)遠浮橋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宋國公馮勝取道蘭縣西征,守御指揮僉事趙祥在城西七里許,搭建簡易浮橋,供軍隊渡過黃河天險。馮勝班師凱旋后,撤去浮橋。洪武八年(1375年),衛(wèi)國公鄧愈率軍在蘭縣城西十里處建浮橋,過黃河,平定河西走廊及河湟地區(qū),設立了西涼、西寧、莊浪等衛(wèi)所。這座浮橋保障了軍隊的往來,糧餉輜重的運輸,因此保留未撤,命名為鎮(zhèn)遠橋。但是,這里波浪洶涌,水流湍急,水浪沖刷,沙土河岸常常崩坍,危及橋的安全。洪武十七年(1384年),蘭州衛(wèi)指揮僉事楊廉只得重覓橋址,其標準是離城近,易于防守,堤岸堅固的地方。最后選定蘭縣城北黃河水稍緩處(今中山橋稍東),蘭縣長老皆說這是最佳橋址,為“古之金城關”所在地。這里位于蘭縣城北門之外,河水平緩,河面不寬,兩岸皆為石質,還能利用白塔山作為天然屏障。于是繪制地圖,經陜西都指揮使司轉奏朝廷,獲批準后,于是年夏六月籌備,次年春二月冰橋解凍后施工。造木船二十八艘,常用二十五艘,河漲水寬時加三艘。每船相距一丈五尺,在上游用二十八個石鱉(石錨)錨定木船。南北兩岸各有二根鐵柱,直徑一尺五寸,長一丈八尺,表面鑄有洪武年號及監(jiān)造者銜名,監(jiān)造者為明初征西的將軍鄧愈和馮勝,故人稱將軍柱。鐵柱斜栽入地三分之二,并各栽木柱六根,系鐵纜兩條、芨芨繩數條,俱長一百二十丈,貫穿木船,連為一體。船上鋪設木板,兩側裝有欄桿。浮橋隨波升降,平如坦途。又在橋南離城八十步處,筑一小城,綿延數丈,中開大門,設吏,盤查行旅,防止走私茶馬。城上建樓,以便望。偏東建官署,設巡檢司。橋門西側,建河神祠。橋北頭因山為城,重建金城關,以拱衛(wèi)浮橋。

   后船有減增。明萬歷時北岸鄧愈所鑄鐵柱沉入河底,用大木樁代替。至清宣宗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陜甘總督布彥泰補鑄一根。將軍柱及鐵纜皆由白塔山麓王家爐院鑄造。芨芨草由蘭州四鄉(xiāng)每年上繳,所編之繩,浸水愈韌。浮橋的不便之處,在于冬十一月黃河將結冰橋時須撤除。冰橋結成,車馬行人暢通無阻。次年春二月冰橋解凍時重搭。屆時由蘭州同知坐陣,令數百人搭橋,有的在岸上,有的劃木船,有的乘羊皮筏子。工頭指揮,用巨繩系船,從上游緩緩放流,船上裝四五個大筐籠,裝滿石頭(此為石鱉),待船劃至恰到好處,則將筐籠投入河中,待船稍定,用繩纜縱橫捆綁,一一將船連接,再用大鐵纜串聯,鋪板設欄,橋即搭成。
  

   鎮(zhèn)遠浮橋是內地茶葉輸往青海藏族地區(qū)、換回戰(zhàn)馬的通道。明代橋邊設巡檢司,專門稽查私茶。明太祖時茶法極嚴,凡走私茶的,罪當死。私茶出境,守關隘的巡檢不察問的,與走私者同定死罪。洪武末年,安慶公主的附馬歐陽倫,多次派心腹之人販茶出境,所到之處引起騷動,雖大官不敢過問。他的家奴周保尤為橫暴,經常命令官吏向民間征用車輛,有時達數十輛。周保率車隊運私茶,過鎮(zhèn)遠浮橋巡檢司時,任意打罵司吏。司吏不堪忍受,只得上報。明太祖到底是開國雄主,龍顏震怒,將歐陽倫賜死,周保等惡奴斬首,維護了自己制定的法律的尊嚴。到底是腦袋要緊,私茶之風受到了有效遏制。

   西亞、中亞的外國使團亦過鎮(zhèn)遠浮橋去中原。1420年(永樂十八年),撒馬爾汗(在今烏茲別克斯坦)的沙哈魯王遣使節(jié)沙的火者率團,沿絲綢之路東行,赴北京朝覲永樂皇帝。使團隨員畫家火者蓋耶素丁,奉王命,記沿途情況,著書《沙哈魯遣使中國記》。書中寫了蘭州。使團于是年10月12日,“抵哈喇穆棱河(黃河)涯。河之大,與鄂格速思河(阿姆河)相仿佛,有船橋可以渡河。橋以船二十三只聯絡而成。各船之鐵鏈,粗如人之上腿,鏈系于兩岸鐵柱上。柱粗如人身,深埋地中。河之對岸,有大城,城中有大廟一所。婦女之美,馳名四方,故城名胡思納拔德,猶云美城也。”蘭州城中的“大廟”,或為城隍廟。蘭州一說得名于蘭花,蘭花為香草,美人香草,蘭州當之無愧。經黃河滋潤,嘉蔬美果營養(yǎng),男健女美,也是不爭的事實。使團進貢禮物中有一頭雄獅,由守護人薩拉烏?。κ浚┝侠?。想當年雄獅過鎮(zhèn)遠浮橋,當對滔滔黃河怒吼幾聲。使節(jié)在北京朝覲永樂皇帝后,得豐厚賜品西返,于1421年10月3日再到蘭州,又過鎮(zhèn)遠橋,取道河西歸國。
中山鐵橋

  光緒初年,陜甘總督左宗棠擬建黃河鐵橋,因外商索銀三百萬兩而作罷。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陜甘總督升允借推行“新政”的有利時機,令蘭州道彭英甲與德國泰來洋行喀佑斯談判建橋事宜,談判意向經升允同意,上奏朝廷批準后,簽訂合同。合同規(guī)定所建鐵橋五孔,橋墩為鋼筋混凝土,橋面中部為車道,兩側為人行道,全長二百五十米,寬八米。保固期八十年。全部建橋材料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從德國海運至天津,再由甘肅洋務總局從天津轉送到蘭州。有鐵道的地方,火車運;沒有的用騾馬大車運,費時十七個月,運回建材一百五十萬斤。鐵橋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十日開工,于次年七月初四日竣工。耗銀三十萬六千六百九十一兩。

    工程司(師)美國人滿寶本、德羅掌管建橋的工程技術,華工天津人劉永起為施工負責人。施工人員以德商聘來的六十九名洋工華匠為主,帶領著蘭州的大量泥水匠、木匠、鐵匠及普工,進行了一場蘭州歷史上從來沒有的工程建設,并以它的優(yōu)質質量名垂史冊。

    竣工后的鐵橋油為橘紅色。為了使它中國化,在南北兩岸各建一座三楹牌坊,正面均由升允題額“第一橋”,背面分題“三邊利濟”、“九曲安瀾”,相互對仗,概括了建橋的意義,寄寓了美好的企盼。牌坊的設置,體現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使生硬的鐵橋柔美化,并與白塔山的亭臺樓閣、蘭州城池飛檐翹角的通濟門極為協調融洽,渾然一體,成為全國少有的中西合璧景觀,也是中國人民最早睜開眼睛看西方、對外開放的歷史見證。1928年,國民軍駐甘軍政首腦劉郁芬,將“第一橋”匾改題為“中山橋”,中山橋一名遂延續(xù)至今。

    抗戰(zhàn)時,蘭州成為大后方。為了保護中西交通咽喉———中山橋,將橘紅色橋梁改油為鐵灰色。空中有中蘇戰(zhàn)機保衛(wèi),地下有高射炮防空,多次擊落妄圖轟炸鐵橋的日本飛機,鐵橋始終傲然挺立于九曲黃河之上,確保蘇聯援華抗日物資的汽車隊,源源不斷地馳過鐵橋,通往抗日前線。

    1954年,在梯形橋架上,置五架拱形鋼梁,不僅增強了橋的強度和負荷,而且使中山橋有如五道彩虹凌波而過,顯得更為雄壯美麗。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